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fā)表商品咨詢]
一、按年代編排,便于研究
本書稿以年代為序重新編排,借以窺見張珩先生四年書畫著錄之歷程,并悉每年著錄書法繪畫作品之多寡。
二、按不同字體排版,便于分類閱讀
楷體為張珩先生著述文字,宋體為張珩先生著錄原跡文字,仿宋體為整理者注釋文字。一目了然,便于閱讀。
三、編制索引,便于檢索
本書第四卷附有《書畫作品名索引》《書畫家人名索引》,以便閱者檢索。
四、補正影印本之不足
影印本于張珩手稿多有錯置處。如繪畫《唐梁令瓚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錯置為1-4頁,74-77頁。整理者前后翻檢,恢復(fù)如初,俾成完璧。
五、補正張珩先生著錄
張珩先生題名不完整者,據(jù)《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等相關(guān)文獻(xiàn)補足。如張珩先生著錄原濟(jì),但未標(biāo)出作品名,整理者據(jù)張珩先生所錄作品題跋與《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相核實,據(jù)《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定作品名為《狂壑晴嵐圖》。
張珩先生所記年代年齡有差異者,據(jù)相關(guān)文獻(xiàn)予以厘正。如張珩先生著錄明憲宗朱見深畫《達(dá)摩軸》及憲宗朱見深《歲朝佳兆圖軸》,一為“成化十六(1480)年,時年三十三歲”,一為“成化十七(1481)年,時年三十五歲”,有明顯失誤,故把三十三按相關(guān)文獻(xiàn)厘正為三十四歲。
《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為張珩1960年至1963年去世前未竟的歷代書畫著錄,是其鑒定思想與方法的結(jié)晶,共著錄了兩晉隋唐以來直至近現(xiàn)代的書畫作品2192件,其中繪畫1380件,書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優(yōu)秀書畫作品。每件作品詳載其名稱、質(zhì)地、尺寸、內(nèi)容、題跋、印鑒、收藏單位、歷代著錄等。所收作品大多收藏于國內(nèi)外各大博物館,也有少數(shù)作品為私人收藏。其中一些庋藏海外的書畫作品,至今難得一見。尤為珍貴的是,著錄中多有張珩補前人不足、糾前人謬誤、發(fā)前人未發(fā)之篤論高言,在歷代書畫著錄中獨樹一幟,具有無可替代的參考價值。
上海書畫出版社《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標(biāo)點整理本以2000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張珩先生手稿本為底本。張珩先生之著錄主旨為盡量體現(xiàn)書畫原跡之鑒定元素信息,達(dá)木雁傳真之目的,成一書畫鑒定之征信基礎(chǔ)文獻(xiàn),故整理者在整理過程中以張珩先生手稿本與提及之書畫原跡核對,未找到書畫原跡者,盡量保留張珩先生手稿本著錄原貌。 《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標(biāo)點整理本,既保留了張珩先生著錄的體例,又補正了影印本的不足,既方便了讀者閱讀,也提升了學(xué)術(shù)品質(zhì)。
張珩(1915-1963),字蔥玉,室名韞輝齋、木雁行齋,浙江湖州南潯人。張珩先生出身世家望族,藉其富甲東南的收藏、行跡海內(nèi)的鑒定、夜夜燈窗的著述、親染翰墨的體悟,從而在書畫鑒定界成為承先啟后的一代宗師,并以其獨具的鑒定思想和鑒定方法,奠定了書畫鑒定學(xué)科的基礎(chǔ)。
張珩先生之部分收藏,鄭振鐸先生曾據(jù)依編成《韞輝齋藏唐宋以來名畫集》,珂羅版印制。其鑒定活動,有一九三四年和一九四六年曾兩度被聘為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一九六二年率文化部書畫鑒定小組,巡回鑒定書畫近十萬件。其著述,有《怎樣鑒定書畫》《木雁傳真》《張蔥玉日記》《西村初學(xué)集》《西村藏印》《韞輝齋書目》《明人名匯錄稿》等。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上海書畫出版社 |
| ISBN | 9787547922491 |
| 條碼 | 9787547922491 |
| 編者 | 張珩著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0-04-01 00:00:00.0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精裝 |
| 頁數(shù) | 3149 |
| 字?jǐn)?shù) | 2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fā)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fā)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