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日本腦科學家池谷裕二重磅新作
·揭示生成式 AI 底層邏輯×人腦信息處理機制
·為生成式AI時代如何用腦指明方向
·簡體中文版全系列銷量累計突破120萬冊
本書是暢銷書“考試腦科學”系列作者、日本腦科學家池谷裕二教授創作的生成式AI與人腦的科普讀物,書中以“生成式AI時代,人類應該如何使用大腦”為線索,以通俗的語言介紹當前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與進展,生成式AI的使用技巧,生成式AI對人類思維過程和記憶方式的改變,生成式AI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人類心理,以及AI是否能擁有真的意識等問題。此外,作者還進一步討論了人類與AI協同合作的可能性,為新技術革命的未來提供了一種解答。
池谷裕二
日本東京大學藥學系研究科教授,腦科學研究者。1970年生于日本靜岡縣,1998年取得東京大學藥學博士學位,2002年起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員。專業為神經科學與藥理學,研究領域為人腦海馬體與大腦皮層的可塑性。同時擔任日本腦信息通信融合研究中心(CiNET)研究主任、日本藥理學會學術評議員、日本先進技術探索研究(ERATO)人腦與AI融合項目負責人。
2008年獲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青年科學家獎,2013年獲得日本學士院學術獎勵獎。 池谷博士擅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講解腦科學研究成果,在日本擁有眾多粉絲。
著有《考試腦科學:腦科學中的高效記憶法》《育兒腦科學:大腦發育的秘密與科學養育法》《海馬記憶法》《進化過頭的腦》等。
第 1 章 生成式 AI 是什么 1
AI 的定義隨時代改變 2
三次 AI 浪潮 4
老舊系統神經網絡崛起 6
生成式 AI 方興未艾 9
不用教就會嗎 10
為什么叫“生成” 13
通過數值計算寫出“文章” 15
谷歌研發的 Bard 懂得語境 16
ChatGPT 帶來的 iPhone 式沖擊 17
Claude 3.5 的強大算力 19
生成式 AI 行業“四強爭霸” 21
左右企業命運的大數據獲取法 25
問答引擎崛起令谷歌焦慮 27
邁向按需選用生成式 AI 的時代 30
超越第四名后排第幾 30
第 2 章 玩轉生成式 AI 的技巧 35
今后玩轉生成式 AI 有可能改變人生 36
學生應具備的生成式 AI 使用技能 37
使用生成式 AI 離不開提示詞 39
訣竅在于標明角色 41
公文等固定格式的文章也不在話下 43
減少生成式 AI 的幻覺 44
撰寫提示詞的技巧 45
語文好的人更能用生成式 AI 寫好文章 46
若由 ChatGPT 出考題,落榜者將激增 48
為自己量身定制的私人寫作助手 50
生成式 AI 創作的“小說”往往流于俗套 52
AI 寫的讀后感 53
生成式 AI 可以獲得諾貝爾獎或專利嗎 56
生成式 AI 也擅長整理信息 58
自己編寫俄羅斯方塊 60
醫療行業中蓬勃發展的 AI 影像診斷 61
生成式 AI 帶來全民美照 62
生成式 AI 也在藝術領域凸顯存在感 64
倫勃朗《夜巡》再現 66
古希臘文字再現 67
“虛擬大鼠”與蛋白質結構解析 68
AI 武器有益于人類嗎 71
農業和教育領域呼喚 AI 的加入 73
“批評”成為 AI 的新任務 74
走向 AI 與人類共存的世界 76
第一步從對話開始 78
第 3 章 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81
理解自己心中所想事物的手段 82
從大鼠的腦電波中誕生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 85
創造力并非人類所獨有嗎 86
AI 比人類更擅長心理咨詢嗎 89
作為醫生,ChatGPT 是否比人類更優秀 92
AI 會成為我們的摯友嗎?對話型 AI Cotomo 94
AI 是否有“心”并不重要 96
每個人都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個人 AI 嗎 98
在團隊合作中 AI 主動承擔輔助角色 100
生成式 AI 揭示“我們欠缺什么” 104
第 4 章 生成式 AI 帶來的十大問題 107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一:黑箱問題 108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二:信息泄露風險 110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三:判斷錯誤的責任歸屬問題 111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四:幻覺擴散 115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五:大眾對 AI“審美疲勞” 116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六:忽視人類心理進行開發的失敗風險 118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七:缺乏面向實際應用的社會環境基礎 120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八:侵權風險 123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九:助長偏見和歧視 124
生成式 AI 十大問題之十:人類需要比以往更加努力 128
使用生成式 AI 無法自動提升論文質量 129
生成式 AI 的出現并不會讓人類變得輕松 131
新技術的出現讓人們變得更加忙碌 133
生成式 AI 不會讓工作消失,但會改變工作內容 134
職業選擇應比以往更加謹慎 135
科學研究的方式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137
科學發展速度已超越人類的適應能力 139
第 5 章 新工具帶來的大腦使用方式變革 143
人類大腦的使用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144
“選擇力”比記憶力更重要 145
AI 所不具備的人類特性是什么 147
AI 是大腦研究者重要的研究對象 150
擅長心理戰的 AI——CICERO 151
AI 更容易做到“體貼入微” 152
“創造力”“直覺”“體貼”……正因為人類不擅長,才有了這些詞語 154
從 AlphaGo 探索“人類特性” 156
大腦應專注于“人類的本職工作” 157
隨著 AI 的進步,文科類技能將更受重視 158
第 6 章 生成式 AI 是引領未來的“神”嗎 161
AI 是否具有意識值得探討 162
即便是互聯網這種復雜網絡,也無法產生意識 163
今后 AI 有可能產生意識嗎 165
不知游戲規則卻表現突出的黑白棋 GPT 166
從生成式 AI 解讀“無意識的理解” 169
海倫·凱勒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171
“沒有身體性”和“沒有身體”是不同的 172
用人類語言學習的生成式 AI 也應具備身體性 173
AI 能感知人類所感受到的“氣味” 175
哪些事情人類可以做到而 AI 做不到 177
在線選舉帶來的身體性上的影響 179
穩步推進的機器人職業足球隊研究 181
在冰壺比賽中戰勝韓國隊的 Curly 183
今后機器人會與人類同臺競技嗎 184
人類編織出的“不完美”才是最美的 185
人們能開發出完美無缺的 AI 嗎 188
從圍棋 AI KataGo 看誰是最強的存在 190
AI 并非指引我們未來的“神明” 192
做決定和創造價值的都是人類 195
結語 199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684035 |
| 條碼 | 9787115684035 |
| 編者 | [日]池谷裕二 著 劉會禎,馬奈 譯 |
| 譯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1-01 00:00:00.0 |
| 開本 | 32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201 |
| 字數 | 121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